以后就按第几天来分开写了。
Day 4
前两天好像没写英语,主要是感觉没啥特别的?课本内容更高级了,但整体跟初中差不多。
不过高中的英语课本倒是值得说说。相比于初中,高中的课本更国际化了一点,排版也很赏心悦目。必修一的几个单元的内容也很不错,像 U4 自然灾害、U5 世界上的语言,有种英语国家出的课本的感觉。爆赞👍。
英语老师倒是很有意思,上课十句话离不开台湾,什么“advocate 主张,我们主张(一个中国),就是还没有动手”。还很喜欢偏题,能从 attract 讲到如何用一张票看一天电影()。大致是attract → attraction → 景点 → 郑州的景点 → 只有河南票价太高 → 闲鱼上找黄牛能省钱 → 省钱可以用一张电影票看一天。不过,我个人对一张电影票看一天不出来的这种行为还是比较反对的,道德和法律层面上都不对。
数学讲了不等式,感觉就是初中内容的延伸,没啥很新的东西,主要是在原有基础上推了几条新性质。讲义上的例题,放在初中也不是不能做。
数学必修一怎么这么厚啊,我记得初中的课本里也是数学的最厚。
哦还有一点,高中的课本都更大了,从 B5 变成了 A4。也不区分高几的课本了,只有必修几和选择性必修几。
这两天的物理化学基本上都是如懂,做题的时候看着课本和讲义能勉强写出来。感觉脑容量已经不够用了,一边压缩旧文件,一边储存新知识。
物理下半场上完,给我的感觉就一个字:啊?
课上总共推了 7 个公式!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,首先是有 v=v_0+at \text{ ①},这个公式还好,比较容易理解。然后又根据一个梯形推出了 x=\frac{v_0+v}{2}t\text{ ②},这个也还能看懂一点吧。然后把 ② 代入 ①,就有了 x=v_0t+\frac{1}{2}at^2\text{ ③},这个……啊这是怎么推出来的??好像就是代入之后就推出来了。呃,行吧。然后再往后 ① 和 ③ 联立,就推出了 v^2-v_0^2=2ax。不是?这又是怎么推出来的?两个速度的平方之差,为什么会等于二倍的加速度成位移??这是怎么联系到一起的?彳亍,行行行。然后又是一顿操作推出了其他式子。
(沉默)
下课后再回头看,这几个公式是怎么出现在我的笔记上的??
做题的时候,就是一味地套公式。先看题上有啥,有这个、这个,还缺这个。设这个,没有这个,选这个公式,这三个结果是这个,一乘一除一开方,好了,算完了🤓。
今天晚上写到了九点!九点!就这作业还有几题没写。自习写作业的时候真的炸了。完全不想写QWQ。就是让我上课可以,但是作业是真不想写。
好不容易能走了,差不多刚下楼,就又觉得也没啥累的,也能接着呆着()。或许这就是所谓的“记吃不记打”吧。跟一个电影《人生切割术》一样,一离开那个环境就什么都忘了。上次被smy叫去拍视频也是这样。元旦前那次我来的最早,大概早上八九点就来了,结果直接拍到了晚上十点,完了最后成片里还没我(怒)。前几天他又叫我去拍个视频,我还是去了,结果又是我来的最早,然后磨磨蹭蹭拍到晚上七点多。
哇还送了我一节语文,同样是没有作业。
Day 5
早上第一二节课改成语文课了,听完的感受是:跟啥也没听一样。从初中开始就是如此,语文课我老是听不进去,作业考试不会写,算是完了。
我又在胡思乱想了。老师讲到“哀吾生之须臾,羡长江之无穷”时,我在想:我的人生也会很快过去吧?那等我老了之后会是什么样子呢?我现在还不想死,死了之后又是什么样?想到这不禁后背发凉了。算了,不想了。离我老的时候还早着呢。
好像我从小学开始就很喜欢像这种问题,比如“活着的意义是什么”这种很经典的问题,还有“假如我回到了过去/穿越到了未来,会发生什么” “时间静止后会变成什么样” “此时此刻,在世界某个角落,会不会有人在干什么事” “有没有可能,外星人的战斗力会不如地球人”这种问题,但也仅限于想想罢了。
哦耶(老褀音),今天 19:30 左右走的,开心。
到家之后去楼下丹尼斯买了点吃的,顺便试刷了一下 GoPay 卡,还挺好用的。
荷氏的午夜风暴是真的凉啊WC,吃一颗之后整个人都精神了,吸气时薄荷味儿直冲口腔和鼻腔,透心凉。
Day 6
今天数学讲基本不等式。整场课上完,脑子里全是懵的。
师:我们由 a^2 +b^2\geq 2ab 能推出 a+b\geq2\sqrt{ab} 。
我:啊?哦哦,行。
师:如果 xy 等于定值 P,那 x+y\geq2\sqrt{P}。这叫积定和最小。
师:好了,看这题,\frac{1}{x}+\frac{9}{y}=1,求最小值。
我:这是啥玩意儿?
师:你看,我们可以这样,再这样,然后就是我们熟悉的积定和最小了。
我:啊?就这么算出来了?熟悉在哪?不管了先记下来再说。
师:好了,看这一题……
我:滚木
师:算出来了吧,这题是这么算的……很简单吧?
我:我算出来了滚木。
师:那换一下条件,改成这样,也会求吧?
我:
师:好了下课。
我:今天讲了滚木吗?这些过程是啥意思?这怎么求出来的?
现在再看看这节课的讲义,脑子里还是只有滚木。看上去也不是很难吧,但就是做不出题。可以说这节课难在技巧上,跟我初中学十字相乘一样,没有固定的模板和公式,纯技巧。
物理!嘿嘿,今天的物理讲的是自由落体。还算不难,有点意思。
课本一开始说,伽利略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论断。伽利略认为,大石头和小石头捆在一起时,大石头会被小石头拖着变慢。但是我不这么认为。捆在一起时,两个石头就应该看作一个整体啊,整体的重量增加了,下落速度也要增加。
从物体自由落体时的加速度,可以推出 g。从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的关系,也可以推出 g。看似毫无关系的两组量,得到的结果竟然是一样的!amazing 啊!物理真是太神奇了。